棕榈油期货涨幅居首(棕榈油期货涨幅居首位的原因)
早在2006年就有传言称,"厄尔尼诺"或将于近期成真。事实上,2007年至2016年间,厄尔尼诺现象会使美豆单产从30.6蒲式耳/英亩的历史最高纪录降至32.5蒲式耳/英亩。当时厄尔尼诺现象指数的历史性,已经下跌了近7%。
之所以说厄尔尼诺将是个与美豆主产区气候关系密切的问题,因为投资者对于降水的频繁性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一旦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全球多个地区的油籽都会减产,再加上大豆、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等其他植物油的库存明显下降,这些因素促使美豆单产大增,创下纪录。在一些主产区和国际市场上,天气炒作预期将成为未来油脂市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2014年,厄尔尼诺现象真的会从美国东部爆发,而这将直接引发市场担忧美国大豆生产会受到影响。本周五美豆主产区将会迎来降水,也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形成支撑。但阿根廷的旱情预计将持续,产量很难保证。目前在美豆上市之前,天气炒作的题材预计很少。
市场人士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只会令美豆单产大增,从而降低美豆库存,施压美豆期货。
现在,国内商品豆粕行情偏弱,农产品整体缺乏大幅走高的基础。尤其是美国、巴西大豆的压榨利润丰厚,美国大豆、豆粕库存居高不下,特别是中国的进口大豆,呈现出需求旺盛的态势,由于国内油厂保持大豆采购,油厂库存一直低位,有上涨的空间。
2014年,巴西大豆播种面积为11350万英亩,比上年增加240万英亩,增幅为11.8%。由于种植面积增幅较大,而且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6年南美大豆产量并不会出现实质性的增加。随着大豆收割接近尾声,2016年南美大豆产量逐渐明朗,美国大豆进入播种期,但种植面积的扩大不能一拖再拖,只能是缩小规模。
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前,市场预计2016年USDA大豆单产仍将维持高位水平,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将大幅下调,预计2014/2015年度大豆产量可能低于美国。中国2015/2016年度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7000万*,较上年度增长约270万*。由于节后豆粕需求下降,豆粕库存增加,大豆压榨利润受到压缩。豆粕供应压力持续,预计2015/2016年度我国进口大豆至少为2780万*,低于上年度的2450万*。
国内豆油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但进口大豆量并没有明显下降。近几个月以来,国内油厂的豆油库存一直处于持续攀升状态,上周五豆油库存为46.74万*,环比增加1.52万*,增幅为5.92%。虽然压榨利润好转,但豆油库存继续增长,而且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5万*,增幅为6.53%。大豆库存和豆粕库存大幅增加,饲料需求增长较弱,导致豆粕库存不断增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由于贸易商因担心后期大豆到港,导致近期豆粕库存增加,从而导致油厂停机,豆粕供应量增加。
在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民,尽管最近几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