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期货品种周度操作建议(期货品种周期):
宏观策略:央行货币政策明显转向宽松,年底财政支出力度加码;积极财政政策加速落地,财政赤字规模加快,基建投资有望触底回升。 当前宏观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美联储加息;其次,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结构性分化,利率债收益率上行,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第二,美股的调整。美国股市已经处于风险溢价状态,一旦外部市场情绪释放,将对美股构成风险;第三,美联储不断**降息政策,预计年内二季度美股市场或将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金融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公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股市流动性充裕,中国宏观经济预期良好,央行准备好通过降息引导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一季度稳健回升。同时,从以往的经验看,当前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均处于稳中有升的区间,因此,央行还有必要降准,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以及央行积极财政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上我国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优势,预计我国经济未来将在三季度出现明显的复苏。同时,中国制造业投资仍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因此,在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另外,上周央行公布了12月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的转向对于经济而言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信号。**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对于中国经济的积极信号,预计年内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实现稳中有升,第四季度GDP增速较上半年料将有所上行,二季度GDP增速将有所改善。尽管疫情的防控已经使得经济逐步实现稳中向好,但是从海外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严重的低位徘徊,欧洲的经济体疲软仍未得到明显缓解,中国经济的恢复不均衡,这使得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改善非常有限。
本周一美国公布的12月PMI数据不佳,这也是年内第二次公布的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数据的预期仍是疲软的,同时也支撑美股。近期美国公布的CPI以及核心CPI数据整体不及预期,且近期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偏**,这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转为负面。此外,OPEC的会议也传递出了更多的减产协议并且会议纪要存在着较大的偏鸽的预期,这使得OPEC会议纪要的偏鸽基调对美股的影响相对有限。从历史数据来看,OPEC会议对于原油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从OPEC会议纪要来看,当前原油市场供需紧张的格局已经形成,供给扰动的减产是否会持续是关键,如果OPEC会议未出现OPEC会议的结果,就意味着供需失衡的状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也是市场担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构高盛(Gold**nSachs)表示,油价对供需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期与现实,另一类是短期因素。预期的是油价的利空影响,即OPEC会议决议对于供需的影响,如果会议利空原油需求,则对原油价格产生一定的利空影响。如果OPEC会议公布的数据低于预期,则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波动。
在高盛看来,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原油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