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沪铜期货事件(2006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
2004年黄金期货事件(2004年黄金期货事件)
2004年铜期货事件(2004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
2004年铜期货事件(2005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事件)
2004年期货“七七事变”(2006年上海***)事件(2005年中国期货业部)
2004年中国对冲基金开始大量抛铜期货,为铜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同样为金融期货品种的相关品种的相关品种的相关品种也开始上涨。2004年5月中旬至8月中旬,铜价格上涨,但铜市淡季不淡,大商所铜期货价格涨幅收窄。之后铜价回落,8月9日,铜价在4500美元/*附近窄幅整理。此后铜价开始小幅走高,到9月11日,铜价收盘高于66000美元/*。9月12日,铜价突破60000美元/*。
2004年8月8日,铜价从高峰上涨至高位,在68000元/*一线徘徊,随着铜价的下跌,到9月9日,铜价跌破60000美元/*。随后铜价继续下跌,在60000美元/*一线窄幅整理。
铜市场的主要逻辑是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铜需求下滑,中国“十一五”长假前,大量减产,铜价出现断崖式下跌。
铜矿产量下滑,中国铜进口大增,同时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的金属关税豁免,海外需求减弱,令其库存下降,加剧了铜价的下跌。
自11月开始,矿供应不断增加,国内库存高企,国内库存大量减少,国内库存与进口矿形成压力,而铜市的供需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从乐观转向悲观,这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出现了观望,价格也持续下跌。
2011年以来,基本金属现货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行情,从2011年9月开始,铜价连续下跌,从最高57000元/*跌至最低39000元/*,从10月1日开始,铜价开始小幅上涨,一直到12月12日,铜价下跌至35300元/*左右,从低点一直上涨至最高37000元/*,从低点一直上涨至最高39000元/*,上涨了近60%。
从供需角度看,今年以来,铜价从低点开始逐步走高,并持续下跌, 到11月9日,铜价从36500元/*涨到34000元/*,再从35600元/*上涨到39000元/*,也下跌了近30%。
然而,今年以来,铜价跌幅远小于螺纹钢、线材等板块,且表现弱于其他大宗商品。铜价对矿商的吸引力下降,矿商成为资金青睐的对象,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成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助推剂。
从铜现货市场表现来看,自10月末开始,铜现货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行情,11月下旬以来,沪铜现货跌幅明显收窄,由10月11日的33240元/*一路下跌至11月11日的37420元/*,下跌幅度达到了近60%,期现价差进一步收窄,由贴水收敛至升水160元/*。
从国内的供需来看,根据CRU(上海保税区精炼铜现货库存)调查数据,截至11月8日,保税区内外库存总计高达47.2万*,刷新了自2017年9月以来的高点。上海保税区内外库存